行走大运河,千吨货船如何通行?苏南第一闸给你答案! 大运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水运通道,贯穿南北,连接了众多城市。然而,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,大运河的通行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苏南第一闸应运而生。 苏南第一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,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水利工程。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位,保证货船的顺利通行。那么,千吨货船是如何在苏南第一闸通行的呢? 首先,当货船到达苏南第一闸时,需要先通过闸门的开启和关闭来调节水位。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,闸门会打开,货船就可以顺利通过。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,以确保货船的安全。 其次,苏南第一闸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,可以实时监测水位、流速等数据,为货船提供准确的通行信息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,实现闸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,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。 最后,苏南第一闸还设有专门的监控系统,可以实时监控货船的通行情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。这不仅保证了货船的安全,也提高了大运河的通行能力。 总之,苏南第一闸的建设和运用,为大运河的通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它不仅提高了货船的通行效率,也为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相信大运河的通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参考以下文章来源:

行走大运河|千吨货船如何通行?看苏南第一闸!

“苏南第一闸:千吨货船通行秘诀” 张琪 运河 谏壁 船闸 苏南 第1张

人民网

关注

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

编者按

一条大运河,半部华夏史。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。6月23日,“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,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、生态绿脉、经济动脉所散发的独特魅力。

6月26日,长江水位比京杭运河高2米多。一艘千吨级货船从京杭运河方向驶入谏壁船闸闸室,闸门关闭,长江水注入,船随水位缓慢上浮,与长江齐平后出闸、入江——这样一次合开大约需要30分钟,一个闸最多可过8艘船,24小时运作。

江河交汇处,水位有落差,船闸应运而生。有“苏南第一闸”之称的谏壁船闸位于镇江市东郊,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口,是苏南运河上唯一直通长江的船闸,常年有苏、鲁、皖、沪、浙等多个省市的船舶通过。

“苏南第一闸:千吨货船通行秘诀” 张琪 运河 谏壁 船闸 苏南 第3张

谏壁船闸内船只正在过闸。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

“前面还有11艘。”谏壁船闸下游约1公里处的京杭运河上,一艘艘货船靠岸停泊。在此等候过闸的张琪打开手机,查看排队情况。跑船20多年,张琪常年往返于山东与江苏之间,谈起跑船的变化,他最大的感受是方便。“以前要下船买票,然后再去排队。现在都是手机操作,用水上ETC,排到我的时候还会有电话通知。”

为提高过闸效率,2016年,谏壁船闸在江苏省率先试点运行水上ETC,并于2018年正式推行“便捷过闸”系统。经过多次升级,谏壁船闸目前已实现船民不上岸就能过闸,水上ETC使用率达99%以上。

“苏南第一闸:千吨货船通行秘诀” 张琪 运河 谏壁 船闸 苏南 第4张

停泊在水上服务区的船只。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

过闸效率还与船闸容量息息相关。“随着经济的发展,谏壁船闸的通过量日渐增长,早在2006年,年船舶通过量就已超亿吨,远超设计。”镇江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涛介绍,谏壁船闸由一线和二线两个闸口组成,分别于1980年、2001年通航,年设计船舶通过量为2100万吨和2333万吨。

运行压力不断增加,谏壁船闸扩容工程被提上日程。2023年3月,江苏省出台《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“水运江苏”的意见》,谏壁一线闸扩容改造于当年6月开工建设,成为苏南运河“三改二”(三级航道改二级航道)的先导示范工程。目前,一线闸正在进行改造,二线闸正常通行。

“完工后,一线闸将成为世界最大内河单梯级船闸。”张涛表示,改造后的谏壁一线船闸通过能力将提升2.5倍,能极大缓解苏南运河通江口门压力。

此外,京杭运河苏北段全线已建设成二级航道,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,苏南运河仍为三级航道,只能通航1000吨级船舶。“目前二三级航道不匹配。”张涛说,苏南运河“三改二”工程整体完工后,2000吨级船舶在京杭运河江苏段可实现“无缝衔接”,届时,运输利用率将大幅提升,运输成本也会有所降低。

张琪泊船等闸的地方是镇江水上服务区,也是苏南运河第一座水上服务区。2022年10月,京杭运河镇江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启动,整治内容包括水上服务区优化提升、两岸5G站点建设、两岸生态廊道建设等,工程计划于2024年10月全面完成。

“苏南第一闸:千吨货船通行秘诀” 张琪 运河 谏壁 船闸 苏南 第5张

张琪在水上服务区处理生活垃圾。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

下船把生活垃圾、油污水倒进船舶污染物接收柜,给船充电、加水,去超市购买补给,饭后沿河散步休闲……一切安排妥当,接到过闸通知的张琪,继续沿运河北上。

发布于:北京